資料來源:台灣婚紗時報
1.祭祖:新郎出門迎娶新娘之前,先祭拜家中神明祖先祈求婚禮順利。
2.迎娶:迎娶車隊與人數皆以雙數為宜,但避免4輛(數字關係),第一部為前導車,新人禮車通常會安排在第二輛。
3.鳴炮:欲到轉彎.過橋.遇到其他喜車即需鳴炮。到達新娘家前方約100公尺處,前導車鳴炮通知女方即將抵達。
4.迎接新郎:新娘女方男童捧橘子迎接新郎,新娘並以紅包答謝男童,再進入新娘家。
5.雞蛋茶:新娘準備雞蛋茶或甜湯甜茶給參加婚禮的賓客吃。
6.討喜(迎娶):新郎率領伴郎,接受新娘伴娘團隊創意出招闖關遊戲,完成指定任務才可進新娘房迎娶新娘。
7.拜別:祭拜家中祖先後,新娘拜別父母答謝養育之恩,並由父親為新娘蓋上頭紗。
8.出門:吉時到時,新娘由媒人或好命婆持米篩或黑傘攙扶,護送新娘坐上禮車。
9.擲扇:新人禮車開動後丟下扇子(指丟掉不好的壞習慣,將好習慣帶到婆家)。
10.潑水:新娘母親則潑一小盆水(現今指的是為了讓女兒知道娘家永遠是他的靠山)。
11.燃炮:每部禮車人數以偶數為佳,出發與回程通常走不同方向,亦即不走回頭路。
12.迎新娘:新郎方小男童捧兩個橘子,新娘贈紅包答謝。媒人將米篩或黑傘遮於新娘頭上,
進門時邊撒鉛粉,邊唸『人未到緣先到 』之吉祥話。
大廳門檻前需置火盆和瓦片,新娘右腳跨過再踩破瓦片。
13.入洞房:將米篩置於新床,再由新郎方女長輩盛甜湯進新房餵新人。
14.祭祖:與新郎方家人一同祭拜祖先。
15.吃新娘茶:新娘手端茶盤,同新郎家人敬茶,家人以紅包做為賀禮,新娘則回準備好的贈禮回禮。
16.喜宴:新郎準備宴席請親朋好友。
17.歸寧:有些新人會在結婚儀式隔天後就返回娘家舉辦歸寧儀式,最遲四至六個月均可。
以上依當地習俗不同而有所調整,建議新人可互相討論達成共識